专家学者纵论“我们共享的河流”:呈现关于南方的议题和思考-焦点报道
5月12日,“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览开幕活动在北京中间美术馆举办。该展的参展艺术家、专研相关议题的学者和来自合作主办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中间美术馆会议室,围绕与展览相关的多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研讨会现场
(资料图片)
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嘉宾有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康敏、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绘画研究中心主任王艾、策展人林书传以及艺术家常雄、和丽斌、鸿雁(秦红艳)、李有杰、李玉明、薛滔、郑宏昌、资佰等。研讨会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主持。
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主持研讨会
在研讨会开场,卢迎华介绍道,展览“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是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发起的“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的一部分。之所以“流动”到北京来,主要是因为该展览中的创作强调现场性、个人性和实验性,也是对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的一次集中探索。这与中间美术馆长期支持非商业性的、实验性的创作与思考的面向是非常一致的。我们也非常荣幸能在北京呈现这样一个南方的议题和思考。
卢迎华说:“近年来以罗新、罗丰教授等学者为例的学术界徒步重走历史记载中的古道、实地考察、悉心记录,结合当下的问题与思考,激活宏阔历史与当下世界日常生活的隐微关联,这些旅行写作日益受到关注,是因为他们在寻觅历史的同时,并不仅限于从学术上探究问题的答案,而是思索今天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如何被建构的,驱动他们行走的思想动力其实更多是来自于对当下的思考和发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共享的河流”展以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渭公河为界面,上溯河流的源头澜沧江,以艺术家在地创作为方法,拓扑河流以及两岸的过去、现在,物理与精神的生活,也可为理解当下提供一种路径。”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是广州美术学院“泛东南亚研究序列”的第七个项目。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谈到,广东地区和东南亚周边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从历史到当下绵延不绝,使广州美术学院有理由去做这样一个特别的研究项目,并提出“泛东南亚”这样一个说法。王璜生表示,“泛”的第一层意义在于,这个项目只是将东南亚和广东生活做一个相关的连接,既不局限于东南亚,也不局限于广东。“泛”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希望这个三年展项目应该具有一种“泛展览”“泛研究”的特点,希望通过不同的展览,不同区域的研究,形成一个学术、文化研究项目。
“2019年我们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快就碰到了疫情。但是在疫情三年里,研究项目和跟国外的艺术家联系的项目一直没有断过,因为疫情的特殊性,也促使我们的整个展览更多地向着流动的形式、研究的形式去展开。这种流动性,也使得这个展览的项目以零星的方式,以社会各个层面合作的方式呈现。‘我们共享的河流’来到北京,构成了一个南北跨地域的对话。”王璜生说。
他还谈道,对于双年展或三年展项目,我们都在质疑一种大的、空泛的世界主义或者国际性。这么多年来,大家都在努力探讨着所谓在地性跟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其实从大的国际文化的视角来看,南方的问题、区域性文化的研究、在地的研究、弱势群体的研究等等,在若干年来受到学界和艺术界的持续关注。“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就是在这样一种关注下结出的果实。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谈到,此次展览能够在北京展出,源于几个月前她与卢迎华馆长的一次通话。因为“我们共享的河流”在广州落地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当时担心可能没有办法及时展出。“但大家都知道,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艺术创作,还是应该在疫情结尾的时候与大家共享,要不然失去了这样一个时间性的话,它的价值会打折扣。所以我们也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终于让这个展览在北京的中间美术馆实现。”
她谈到,从三年的研究里可以看到,东南亚各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某些片段里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相似性的问题,也会看到东南亚因为不同的社会状况、不同的历史缘由,不同的社会议题的推动,它和我们的关系既是一种共享,也是一种纽带。甚至还从当代艺术实践里追溯到东南亚与华南在历史上的关联,尤其是在现代艺术教育即西方的现代美术传入到亚洲之后,中国和东南亚所面临的类似的境遇。早期的时候两者甚至是一种交互性的关系,不是我们影响他们或者他们影响我们。
“我们做这个展览的初衷当然是因为我们本来有地缘优势,但也不止于地缘优势。因为括我们的美术馆藏品,包括艺术家创作实践,其实都跟这样一个地点非常密切相关。再加上华南的地缘特征,使我们和东南亚不只是邻里,我们有很多亲人遍布在这些地方,所以我们会有很多生活和身份的体验。‘泛东南亚三年展’在三年展的机制上有一个推进,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西方视角的三年展,也不是一个为了‘去西方化’而特意做的展览。我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区域内,我们都面对着非常具体的问题,我们有非常具体的艺术家的作品沉淀在这里,到底我们有没有可能自己来叙述自己的实践,不借助那么多西方理论,有没有可能发出内部的声音?但这个内部的声音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尝试,而是在描述这一区域的所有声音里要多一个我们自己的声音。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多声部的呈现。”陈晓阳说。
2023年3月,“榴莲·榴莲: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在广州美院大学城举办。作为三年以来“泛东南亚研究序列”成果的阶段性汇聚与再研讨,展览以六大展厅的规模汇集了近200位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的参展艺术家及团体。
陈晓阳说,“榴莲,榴莲”这个标题,到现在也还是有争议的。因为它特别符合我们对东南亚的刻板印象,就和榴莲本身一样,有的人喜欢它,有的人恐惧它。“但当‘榴莲,榴莲’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却可以打开一些问题。而且在三年里,好在有这个问题,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的问题的聚焦一直没有被冲散。它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题目,但它是一个有效的题目。”
策展人林书传在研讨会上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由林书传策划。林书传基于自己在东南亚区域长期考察的经验,面对在繁杂的区域生态中找到与我们相关且相对有效的问题本身,提出将湄公河作为该项目的切入口,并上溯河流的源头澜沧江。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是流经赞米亚高地(zomia)最重要的大河,途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国家,这里也是拥有世界上最多元人文、历史、信仰、生计方式的跨文化区域,在这片遍布高原、山岭、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的崎岖地貌中,河流成为沿岸人群聚居并发生复杂交往的共享地界,这是一个既可以乘船长行至大海,又可以轻舟横渡到对岸探望亲邻的所在,因此也成为生活在这个区域中的艺术家们最显而易见的创作场所。
展览邀请了多位生活或曾经生活于泰国北部的艺术家与工作生活在云南(昆明、西双版纳)区域中的中国艺术家,通过一条河流上下游的两次不同的行动来进行相应的在地性表达。
和丽斌来自云南,是“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的参展艺术家。他谈到,云南的文化生态,包括艺术家的生活习惯和创作习惯,和东南艺术家是天然可以对接的。和丽斌每年组织“在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每年他都有意识地邀请东南亚艺术家,这是和成都、北京的艺术节在方向上是不同的。
2017年,和丽斌等人发起“珠江计划”,为的是梳理珠江流域行为艺术生态,同时也和东南亚艺术家做走访交流。2019年,因为“珠江计划”,一行人到新加坡走访,当地的一名艺术家带着他们去看另一个艺术家的画廊。
“他的画廊很简陋,颠覆了我对画廊的理解。他其实就是把自己住的地方命名为画廊,接待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他那里住宿、交流、展览。但他也没有任何经费。十来平方米的客厅就是他的画廊和会客间,我们进去没有沙发,也没有凳子,席地而坐。这种状态是我很喜欢的,它确实和我们今天的快节奏、都市化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我们小时候串门也是直接去偶遇的,东南亚到今天还保持着这样的方式。”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出了和丽斌的《迁徙》《浮石》《流光》三件作品。和丽斌说:“我是很喜欢行走的。比如《浮石》那个作品,这个项目当时我们是在2021年10月份国庆期间去完成的。我当时的预设就是,我捡起那块石头,然后走到江里面,把它放下,绕行一圈,刚好那个石滩是环形的。我把石头放到江里面的时候,低头看脚下,看到了另外一块石头。我就把它捡起来。那块石头很轻,其实是泡沫塑料。那不是我预设的,是极其偶然的,我把它带走,于是形成了一种转换和循环的关系。所以最后才命名这个作品叫《浮石》。”
“这种现场创作里特别有意思的恰恰是这种偶然,它超出了我们工作室的计划和结构性的东西,这种偶然性带来了一种新的语言突破的奇迹。有很多艺术家习惯待在自己熟悉的空间里创作,这个展览的艺术家都是像野战军一样,是有游击战经历的。在这么短时间里一下子创作出很饱满的作品,非常难得。”和丽斌表示。
艺术家李有杰
艺术家李有杰的《澜沧江归水记》是此次展览上的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在这段行为影像中,李有杰进入澜沧江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橄榄坝段,取出一杯江水,放回近3000公里的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澜沧江源头出水处——扎曲达瓦。
在研讨会上,李有杰分享了他的创作感悟:“我其实没有去过任何河流的源头,我以前想象源头应该水从雪山上流下,其实不是,到了那儿就是沼泽和草原,周边的雪山在守护着它们。这些年我也去了很多旷野。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江可以和澜沧江比,是在于它的江两边一直下来全是庙宇,全是跟精神修持相关的建筑,那种传承是非常庞杂、非常深厚的。”
据李有杰透露,拍《归水记》的途中还发生了一点危险。他租的车在中途坏了,当时到了夜里,空气稀薄,去过青藏高原二十多次的他第一次缺氧。好在司机打电话叫亲戚开了三四个小时车,带了氧气过来,把他及时拉走。在玉树,因为带着这杯从湄公河取来的水,李有杰也跟信众一样去环绕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墙。喇嘛、小孩们都觉得很神奇,也希望拿这杯水去环绕。路上遇到嗑长头的人,竟然也以为这杯水有加持力,向李有杰借来朝拜。“发生了很多这种好玩的事情。这一类的创作对我来讲更抽象、更内在更精神性的补充。”李有杰说。
4月29日,由北京中间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林书传策划的展览“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在中间美术馆启幕。作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发起的首届泛东南亚研究序列的第7个项目,参展艺术家通过在湄公河、澜沧江沿岸的居住与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完成关于河流在地性问题的即兴讨论与创作,并生产影像、图片、文字等可被展示的“作品”,在展示空间中达到一种文献与作品的共同生长状态。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导览现场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导览现场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导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关键词: